dsblog.net 文库 » 直销典故 » 协美系统参与上海奇芯基因项目牵出基因检测

协美系统参与上海奇芯基因项目牵出基因检测

http://www.dsblog.net 2007-01-05 14:41:49

    本文文字内容及相关图片由《知识经济·康健》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与《知识经济·康健》杂志联系(联系电话:023-63658881,邮箱:zzjjkj@163.com)。
    
    在中国直销博客网(www.dsblog.net)上面,有一篇帖子《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协美》,里面提到了协美系统的领导人、如新中国第一名周希俭、沈涛磊召集部下几十位蓝钻聚首决议,幕后操纵团队参与上海奇芯基因项目。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周希俭、沈涛磊的确认,但基因检测这个项目却在此事后逐步浮出水面。
    
    今年年初,上海东方早报曾就上海复大健康基因检测产品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涉嫌传销之事作过调查,并引出原瓜拿纳副总裁陈东方曾跟复大公司有过接触的江湖传闻。
    
    那么,基因检测究竟是否真的具有神奇的功效,还是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基因检测的原理来探究一下事实真相吧。
    
    基因检测简介
    
    “基因检测”即“基因诊断”,是基因芯片中最具有商业化价值的应用,首先从正常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DNA并得出标准图谱,然后将被检测人的图谱,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种图谱,就可以得出病变的DNA信息。
    
    这种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快速、高效、敏感、经济。Affymetrix 公司就把 P53 基因全长序列和已知突变的探针集成在芯片上,制成P53基因芯片,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现在,肝炎病毒检测诊断芯片、结核杆菌耐药性检测芯片、多种恶性肿瘤相关病毒基因芯片等一系列诊断芯片开始进入市场。基因诊断。
    
    基因检测的原理
    
    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鉴定,曾居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核心。在HGP推动下,包括囊性纤维化、享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乳腺癌等一大批重要疾病基因被发现,为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未来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一旦某一疾病基因位点被定位,即可从局部序列图中挑选出结构、功能相关的基因进行分析。不过许多疾病虽然与基因有关,却无法用单一基因去定位。
    
    多基因疾病难以用一般的家系遗传连锁分析取得突破。已知多基因疾病是由多个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和某些环境因子作用所致,估计参与多基因疾病发病原理的基因可达3-20个,这些基因的SNP及其特定组合可能是造成疾病易感性最重要的原因。
    
    人类属于多态性生存的群体。不同群体和个体在生物学性状以及在对疾病的易感性上的差别,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已知人类基因组DNA序列中最常见的变异形式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罕见的单碱基变异不同,SNP等位位点的频率应等于或高于1%。位于基因编码序列中的SNP被称为cSNP,若cSNP引起蛋白质重要部位氨基酸的变异,可导致其功能改变;位于基因调控序列中的SNP则可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剂量。
    
    这两种SNP是基因组中决定人类表型多样性的核心信息。SNP因连锁不平衡(LD)所形成的单倍型,也可用于关联研究来确定与之连锁的生物学性状相关序列。目前,已发展了多种自动化和批量化检测SNP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疾病的关联研究;多基因疾病的基因定位;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研究生物进化,生物间相互关系等。
    
    基因检测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科技进展之一,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进行基因表达谱测定、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及杂交测序等。芯片操作流程包括待检测样品制备、杂交、图象的采集和分析。
    
    制备:从血液或活组织中获取的DNA/mRNA样品是非常复杂的生物分子混合体,除少数特殊样品外,一般不能直接与芯片反应,必须将样品进行生物处理,扩增以提高阅读灵敏度。对于检测表达的芯片,样品制备通常涉及(m)RNA的纯化,cDNA 的合成,体外转录或者PCR,标记等步骤。对于SNP芯片和突变检测,需将纯化的基因组DNA用特定的引物扩增并对目的基因进行标记,标记方法有荧光标记法、生物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等,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是荧光标记法。
    
    杂交:互补杂交要根据探针的类型、长度以及研究目的来选择优化杂交条件。用于突变检测时,要鉴别出单碱基错配,故需要在几小时内、低盐、高温条件下高严谨性杂交。杂交反应还必须考虑杂交反应体系中盐浓度、探针GC含量和所带电荷、探针与芯片之间连接臂的长度及种类、检测基因的二级结构的影响。有资料显示探针和芯片之间适当长度的连接臂可使杂交效率提高150倍。
    
    图像采集和分析:生物芯片和样品探针杂交完毕后,需要对杂交结果进行图象采集和分析。用同位素P-32、P-33作标记的膜芯片是用传统的磷光成像系统来完成检测;用荧光标记的玻璃芯片杂交后的检测,需要专门的荧光芯片扫描仪。
    
    基因芯片上各克隆荧光信号的分析原理是用激光激发芯片上的样品发射荧光,严格配对的杂交分子,其热力学稳定性较高,荧光强;不完全杂交的双键分子热力学稳定性低,荧光信号弱,不杂交的无荧光。不同位点信号被激光共焦显微镜,或落射荧光显微镜等检测到,由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即可得到有关基因图谱。
    
    接下去要进行微阵列数据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对高密度杂交点阵图象处理并从中提取杂交点的荧光强度信号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有效数据的筛选和相关基因表达谱的聚类,最终整合杂交点的生物学信息,发现基因的表达谱与功能可能存在的联系。该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图象分析、标准化处理、Ratio值分析、基因聚类分析。 
    
    基因检测的应用
    
    通过与标准DNA序列的对比,在染色体的固定位点上寻找有无突变基因以确定DNA是否变异,如果变异,则表示未来某个时间有很大程度致病的可能。例如,发生癌症的主要机理是DNA损伤并缺乏修复途径、正常基因突变为癌基因、抑制癌症基因功能失常。
    一种危险并不能独立促使癌症的形成,并且单个致癌基因通常也不足以把一种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它只有在许多不同的基因发生多种突变时才会产生。因此,当发现某条关键基因变异时,也并不能断定癌症就一定会发生。
    在诊断早期采用适当的保健与治疗措施就能使癌变的进程减缓或终止。这里整理了一些比较常见的癌症相关基因的资料,需要提醒您的是,环境污染是引起癌症的很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等,或许就能您远离癌症的威胁。
    
    乳腺癌
    
    两条乳腺癌基因于1994年被发现,一条是位于第17条染色体上的BRCA1,另一条是在第13条染色体上的BRCA2。对有关酵母蛋白质的研究显示它们参与修复受诱导辐射而受损害的双螺旋DNA,在BRCA1或BRCA2突变后,DNA的修复作用失效,有缺陷的DNA则大量开始复制,此时就有患乳房癌和卵巢癌的可能。
    
    白血病
    
    慢性骨髓白血病(CML)是一种以恶性白血病细胞取代骨髓的血细胞癌,可通过找寻“PH染色体”对CML做常规诊断。“PH染色体”是在9号和22号长臂染色体之间发生基因易位或基因置换的结果。
    
    
    肠癌
    
    结肠癌是一种普通的遗传性癌症。会导致肠癌发生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MSH2、MSH6和3号染色体上的MHL1。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帮助修复DNA复制产生的错误,当它们产生突变便无法正常工作,不能修复复制错误,从而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癌,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遗传性,9号染色体上CDKN2基因突变能构成对黑色素瘤的敏感性,一个叫“P16蛋白”的CDKN2编码是细胞分裂环中一种重要的调节基因,它起着在细胞分裂前终止从合成DNA中来的细胞分裂。P16一旦停止工作,皮肤细胞就失去控制细胞分裂环的制动闸,细胞将无节制增生。量变产生质变,当细胞增生至某一程度,皮肤会出现痣块或具有其它明显变化。
    
    胰腺癌
    
    胰腺制造胰岛素以及其它重要维持生理平衡与健康的生化物质,它对蛋白质的消化起到关键作用。1996年,肿瘤表达基因DPC4(smad4)被发现。在脊椎动物存在smad蛋白质的全部系谱中,包含设计途径的转化生长因素Beta(TGT-Beta)的信号传导,另一种表达基因是P53和Rb,如果发生突变或缺乏基因组,就能引起各种组织的癌细胞生长。
    
    前列腺癌
    
    大量研究指出家庭遗传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它可能对于全部前列腺癌起到5%~10%的作用。在1号染色体上的HPC1表达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
    
    P53基因
    
    在大多数肿瘤类型中发现了P53突变,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在细胞中P53蛋白结合DNA。它依次刺激另一个基因,产生细胞之间起分裂作用的P21蛋白——刺激蛋白(cdk2)。当P21和cdk2结合,细胞就不能通过下一步细胞分裂从而使细胞自然凋亡。但突变的P53无法再以有效方式长久连结于DNA上,P21蛋白质也就失去为细胞分裂起到的“终止信号”作用,细胞分裂失控继而形成肿瘤。
    
    Ras基因
    
    癌症发生在人体组织中的细胞生长分化失去控制和混乱时,不会有两种癌是遗传性完全一致的(甚至在同一组织类型中),正常细胞生长只存在很少的途径能发生差错,不正常途径之一是刺激细胞生长的基因超常活跃,这种异动的基因称为“致癌基因”。
    
    Ras致癌基因于11号染色体上被发现,它以开关式的作用帮助传播信息。Ras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细胞表面的受体被激素等刺激时,Ras被打开,并发出细胞生长的指令。大约30%的癌症是由于Ras突变引起,原本充当开关作用的Ras无法关闭,无论细胞表面的受体是否被激活,都命令细胞不断分裂。
    
    其它能被检测的有关基因包括哮喘、肠炎、家属性地中海热、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血友病等。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基因检测公司都能做相关类型的检测。
    
    “基因检测”的市场
    
    基因本身就是一个能创造巨大财富的概念。多年以前,科学家在墨西哥南部山林中发现了一种稀有的多年生玉米品系。在3块很小的土地上,只长着数千棵这种玉米,当时当地的农民和伐木工们正准备用推土机把它们铲平。科学家后来发现这一新品系可以抗御给美国玉米带来严重灾害的枯叶真菌。遗传学家和育种公司的专家们估计,这种新发现的品系的商业价值,每年可达数十亿美元。另外,研究人员在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中发现一种独特的玫瑰色长春花可以作为药物用来治疗某些癌症。某公司把它开发成药物,仅1993年销售额就达 1.6 亿美元。获得某种基因的专利或使用权,也很可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某公司曾转让一个与神经中枢疾病有关的基因,净赚 3.92亿美元。洛克菲勒大学也因申请了一个肥胖病基因专利而有上亿美元的收入。“基因创富”的概念同样渗入金融市场。美国某遗传公司 100 万股股票以每股 35 美元价格上市,股市开盘的20分钟之内,已经猛涨到每股89美元。到下午收盘时,该公司资产评估已达 5.32 亿美元。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仅仅是基因检测的市场。
    
    基因检测的最理想的人群是胎儿。在成功受孕的三个月左右,抽取羊水或极微量检体细胞,进行DNA分析或染色体形状与特征分析即可判断胎儿未来有没有得严重遗传疾病的可能。目前关于产前及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常规检验包括地中海型贫血、镰刀形红血球贫血、苯酮尿症等。次理想的人群是儿童和未婚夫妇。儿童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对一些遗传性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未婚夫妇做基因检测,可知道自己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会影响到下一代的不良基因。
    
    目前一套完整的基因检测设备大约是12万-16万美元,公司还提供专业的培训,换而言之,理论上,只要你有一百多万人民币,自己就可以开一个类似“复大”和“奇芯”这样的基因检测公司了。实际的“基因检测”是批量进行的,同一批检测的 DNA 样本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因此,如果将来你在大街上看到“基因检测服务中心”开得比米店还多,你一点都不必觉得奇怪。
    
    基因检测的悖论和真谛
    
    在2006年8月举行的“2006年诺贝尔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做了一个演讲,说到未来一个婴儿诞生后只需花上1000美元就可以预知他(她)长大后会不会得上高血压、乳腺癌或者糖尿病,“这一天不会太远,也就是五到十年,最多不超过15年。”
    
    诺贝尔获奖者厄尼斯特·巴特勒则在他所演讲的《探索保健的现代化道路:一条充满挑战的旅程》的开头就指出:“公众……接收的很多信息都是夸张的……比如说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是搞基因组计划的,他就跟我们说,孩子的母亲只要通过一个很简单的仪器就能把基因告诉医生,医生看一下就能知道这个孩子以后有什么的生活经历。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就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公众觉得我们的DNA都有关系到我们身体和生活的秘诀,那么实际上就是夸大了它的作用。”
    
    究竟谁说的对?假如现在可以对某个婴儿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预知他35岁时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00%,那他在35岁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呢?服用胰岛素吗?如果他坚持服用胰岛素(或采用其它针对性预防方法),到了35岁时,他是否还会得糖尿病呢?“基因算命”在这里就陷入了悖论:如果35岁时还是发作,那说明这“命”算得很“准”,但算出来有什么用呢?不管怎么预防,病还是犯了;如果35岁时这病没有发作,胰岛素或其它预防方法起效了,那表示这“命”就算得不准。当然对于后者,算命家可以说:正是因为我给你算出了命,你积极进行了预防,所以它才没发作。
    
    另一个假想的实验是:现在有某个人被检测出来没有对白血病的易感基因,现在把他放到Co-60前面让他接受大剂量的放射性辐射,你说他以后会不会得白血病?如果得了白血病,那么这种“算命”还算不算算得准确呢?
    
    因此,当前所做的“基因检测”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少,更多的是属于商业炒做。加之它属于没有“重复消费”性质的“一次性消耗品”,采用类直销的多层次方式推广会对个人、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风险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只有当它和可以对基因进行改造和治疗的技术结合起来之后,才会具有真正的意义。
    
来源:《知识经济·康健》 作者:甄刚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1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1楼, 2008-09-26 11:30:30   投诉 支持(698)
    没有必要做检查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